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分类

动物体内外存在着许多细菌、病毒、寄生虫等生物体,其中一部分是动物生存所必须的,一部分对动物体是有害的,而实验动物所带的一些病原体不但影响动物本身,更重要的是影响了试验的准确性。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、可重复性,必须对实验动物所携带的其他生物体加以控制,特殊情况下,使之成为无菌动物。根据对实验动物所带生物体控制范围的不同,我国将实验动物群体分普通动物、清洁动物,无特殊病原体动物和无菌动物及悉生动物。

1.普通动物

普通动物(Conventional animalsCV)又称一级动物,是微生物控制要求中最低的一个级别的动物,要求不带有动物烈性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原体。普通动物对实验的反应性较差,因价格低,是教学实验中常用的动物。

2.清洁动物

清洁动物(Clean animalsCL)又称二级动物,除不带有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外,还不应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体。清洁动物外观健康无病,主要器官组织在病理组织学上不得有病变发生。清洁级动物是我国自行设立的一种等级动物,类动物适宜于用作短期和部分科学研究,其敏感性和重复性较好,目前我国已逐步广泛应用。

3.无特殊病原体动物 

无特殊病原体动物(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sSPF动物)又称三级动物,除不带有普通动物、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外,还应排除有潜在感染或条件性致病的病原体,以及对实验干扰大的病原。如SPF动物小鼠应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绿脓杆菌、小鼠肺炎病毒、小鼠腺病毒、小鼠微小病毒、毛滴虫、鞭毛虫等。这类动物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标准级别的实验动物,适合于所有科学实验。这种动物因其繁殖饲养条件复杂,价格昂贵,故不适用于教学。

4.无菌动物和悉生动物

无菌动物(Germfree animalsGF)和悉生动物(Gnotobiotic animalsGN)属四级动物。无菌动物是指采用当前的技术手段无法在动物体表、体内检出一切其他生物体。这种动物系在无菌条件下剖腹取出,又饲养在无菌的,恒温、恒湿的条件下,食品饮料等全部无菌。悉生动物又称已知菌动物,悉生动物是将已知菌植入无菌动物体内,因植入的菌类数量不同可分为单菌动物、双菌动物和多菌动物。

 

 

 

版权所有:陆源